随着2018年各省的GDP数据陆续公布,北京和上海的经济第一城之争又再次上演,作为长期占据着城市GDP排行榜top2的存在,每年年初公布经济成绩的时候都免不了要做出一番比较。而根据北京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,2018年全年的GDP增速为6.6% ,总量突破3万亿属于板上钉钉,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经济增速同样也为6.6%,坐拥长江沿海之利的长三角龙头和北京打了一个平手,也成为了中国3万亿俱乐部中唯二的成员,那为什么北京的经济总量可以和上海比肩?上海品茶工作室
北京是唯一可以和上海媲美的城市
摆脱土地限制上海龙凤419
和广大的二三线城市爆发的抢人大战不同,像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早已人满为患,限制城市发展的更多因素是土地面积和环境承载力,毕竟一个城市的规模早就在成立之初就被划定了界限,后期很难再重新打破当年的行政规律了。所以如今的GDP之争更多的比拼要看城市单位面积的利用效率,即谁能用最少的土地面积创造最大的经济财富谁就能在GDP规模上取得优势。而坐拥长江航运便利的上海主要经济支柱依然和港口航运有关,不管是依托贸易诞生的金融业,还是高端造船和码头航运,基本没有脱离开土地对经济发展的制约。
摆脱工业实体对土地的依赖
实体经济终归是要有土地为载体,货物也终于要有新开的码头用来周转,在相对狭小的范围内,上海以实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想象空间有限上海花千坊。根据最新经济数据,北京的第三产业GDP占比超过85%,是不折不扣的服务业主导经济,而有金融之都美名的上海第三产业GDP占比刚刚超过70%,工业依然占据了上海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,而这些都是发展空间非常有限的传统产业,很难和如今发展迅猛的通信行业和互联网行业媲美,而北京恰恰是这两个产业的发展中心,不依托土地而创造价值将成为北京日后发展的新趋势,高附加值低能耗的发展路数基本确定。
上海的核心优势始终是港口航运上海419论坛
新兴就业碾压
北京相比上海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占据了新兴产业的先机,和十年前的经济结构相比,上海的产业结果并没有太多的变化,依旧是贸易领头,金融和制造业都依托在贸易的基础上进行,而如今最火的智能手机产业反倒是略有后退,曾经功能机时代的长三角代工厂已经式微,互联网领域更是基本缺阵,倒是北京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在创新产业上越战越勇,不但成为了如今移动互联网的绝对中心,更是把各大企业的科研总部收为己有。
北京的总部经济
如今的互联网巨头在北京全部设有科研基地,用以招揽北京庞大的应届毕业生,北京无论在大学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遥遥领先,这也是北京作为一个内陆城市逆袭沿海的根本道理。占领人才高地才能拥有新兴产业的话语权,在传统产业增长乏力的今天,以人才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前景无疑更加宽广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上海品茶工作室-爱上海官网,上海419论坛,爱上海后花园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
工作时间:
客服电话
电子邮件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